第114章 第 114 章

颂佑元年六月七日,镇北军一行返回边城。

沈玉案必须亲眼见到这批镇北军离京,才能放心,在这之后,和他随行而来的五万渠临军也要返回渠临城。

京都不可再继续生乱。

这日,沈玉案醒来时,苏韶棠也跟着惊醒,沈玉案以为自己吵醒他了,轻轻拍抚她的后背,室内烛灯昏暗,他背着光,将光线全部挡住,低声哄道:

“还早,你再睡儿。”

苏韶棠记得今日有什么事,许是因那日裴时愠刻意拦路,让苏韶棠记起,裴时愠也是她在这里为数不多的相识之人。

一时间困意尽数散去,苏韶棠默默坐起来。

见状,沈玉案难得沉默下来。

他扫了夫人一眼,见夫人准备下榻,净面的动作不由得一顿,他又扫了夫人一眼。

醒得早,苏韶棠嗓音有些哑,她喊了声:

“络秋。”

沈玉案听到这里,终于忍不住了:“夫人,你也现在起来?”

络秋等人进来,伺候她穿衣洗漱,闻言,苏韶棠冲他颔首:

“我和你一起去城门口。”

沈玉案声音有点闷闷地传来:“你要去送裴时愠?”

苏韶棠没听出不对劲,恹恹地回答:

“好歹相识一场。”

沈玉案:“哦。”

夫人何时跟裴时愠关系这么好了?

不就是离京,还值得夫人亲自早起相送?

沈玉案怎么想怎么不是滋味儿,用早膳时,都不由得多看了夫人好几眼。

看的次数太多,苏韶棠也察觉到了,她不明所以:

“你老是看我干嘛?”

沈玉案抿了口粥,状似不经意地问:“夫人不是不喜裴时愠吗,怎么要亲自去送他?”

苏韶棠不傻,适才是没清醒,现在终于听出来沈玉案话中的酸味。

她轻瞪了沈玉案一眼,哭笑不得,半晌,才垂眸道:

“就是觉得,和他也相识了将近两年,此去应不会再见了。”

思来想去,苏韶棠在这里认识的人只有那么几位。

她细算了下,除去沈玉案,和她相处时间最长的就是络秋几个婢女,其次就是沈玉晦,侯府外,不算侍郎府,也就只有珺阳和裴时愠二人。

她从一开始就有意减少在这个世界的牵绊,如今细细回想,除去沈玉案,竟想不到这两年有什么深刻的印象,仿佛她于这里只是一个过客般。

嗯,本就只是过客。

她的神情有点淡,沈玉案骤然无声。

他意识到夫人说的不会再见,并非是指裴时愠不会再回京一事。

原先甘甜的粥也泛了丝淡淡的苦涩,在这一刹间,沈玉案无比清醒地意识到,夫人想回家的念头自始至终都未曾薄弱过。

沈玉案轻垂眸,眼中神色晦涩不明。

裴时愠离京,带着十万士兵,浩浩荡荡地北城门出发,但是军队全部离开京城,时辰就从辰时到了午时三刻。

城内的百姓皆闭门不出,有些百姓听见动静,将门窗推开一条缝隙,探头探脑地出来窥望。

除了脚步声,京城静谧无言。

一辆马车安静地停在距离城门百米处,裴时愠和京城百官无话可说,他该说的话早在沈玉案进京后的那日晚上都和沈玉案说了。

大马而过,裴时愠无意间瞥见城门口的马车。

安伯侯府夫人奢侈尊贵,连带她的马车也格外好认,至少裴时愠一眼就认出来了。

裴时愠倏然勾唇笑,他直接越过沈玉案,骑马朝马车而去。

松箐偷偷朝侯爷看了眼,就见侯爷脸上挂着的温和神色尽消,眉眼冷然淡淡。

松箐不敢再看。

心中不断腹诽,不愧是裴公子,总能精准找到自家侯爷不爽之处,然后疯狂蹦跶。

马车木栏被敲响,苏韶棠掀帘,就见裴时愠含笑的那张脸。

裴时愠显然没料到苏韶棠会亲自前来,惊喜交加:

“夫人亲自来送我?”

跟在身后过来的沈玉案,闻言,顿时脸色一黑。

哪知,苏韶棠一见他,就皱起了眉头:“你不赶紧出城,过来干嘛?”

这撵客的语气,叫裴时愠嘴角幅度一僵。

他在期盼什么?指望苏韶棠对他软言相向吗?

苏韶棠勾头,视线越过他看向沈玉案,一头雾水:

“你们怎么都跑过来了?”

闻言,裴时愠终于听见身后跟着的脚步声,他回头,眯眸轻呵:“边城风光好,想必侯爷也怕夫人跟我一去不复返,自然要将夫人看紧点。”

他看得明白,苏韶棠最不受约束拘谨,这是临走前,还不忘给沈玉案挖坑。

挑拨离间的手法太低端,苏韶棠都听不下去,一言难尽地看向裴时愠:

“边城风光再好,比得上衢州和京城?”

她一手托腮,下颌高高抬起,颇有炫耀:“我家侯爷可没有这么小心眼。”

我家侯爷。

沈玉案在心里咂摸了下这四个字,唇角幅度不由得上扬。

不小心眼?

裴时愠呵呵两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