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二十一章 朝会参政

李煜顺水推舟,准许了:“苏宸在未考取功名之前,的确做了数件有功于朝廷和皇室的大事,既然特殊人才,也当特殊培养,准了韩大人提议,苏宸入翰林院担任修撰之外,可去六部轮换当差一段时间,各部侍郎必须青囊传授解惑,未来唐国的发展,还是要多考年轻人撑起来。”

李煜一锤定音,把这件事给确定了。

“谢主隆恩!”苏宸站出来谢恩,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的身上。

有欣赏的,有嫉妒的,也有带着恨意和反感。

不得不说,苏宸这些日子太火了,已经彻底影响了南唐朝廷的朋党之争。

宋党、孙党、新党,三党倾轧与竞争,合作与博弈,本来就很激烈,现在因为苏宸这個导火线,愈发白炽化,。

在三党中,因为宋党和孙党的人都是二三十年前,从北方逃离战乱,投奔江东的北方士大夫居多,因为政见不合,分成两派,争论了数十年。

但今日唐国与北方割断了许久,北方逐渐稳定,那些北方才子不再南下,导致两个党派后继乏力,只能每年汲取一些当地的读书人、进士加入,充当门生,维系这个党派的补充血液。

而新党因为是长江以南的读书人,对北方的读书人有些抗拒,因此,组成了南唐新党,主张变革自救,以前宋党打算拉拢新党,但是,在政治上,宋党毕竟属于保守派,孙党则倾向于变革自强,所以,新党渐渐靠近了孙党。

如今随着苏宸的横空出世,表现亮眼,潘佑、李平、徐游、殷崇义、陈乔、张洎等大臣都看好苏宸,所以,跟孙党关系走得更近一些了。

“第一天上朝,就引发三党舌战,风头有点太招摇了,得低调一些了,过于高调容易出事,木秀于林风必摧之!”苏宸内心这样想着。

而且,苏宸已经曾看过一本官场,上面写到过:自古以来的皇帝,都不喜欢名声太好的臣子,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让你有一呼百应的造反能力。另外,臣子的光辉形象往往衬托出君主的卑微。所以凡懂得为人处世的大臣,都会把好名声留给自己的领导,自己弄些污点、缺点出来,让君主安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