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5页

他却垂着眼睛道:“我见过叶椋羽这名字。”

容皓怔了一怔。

“是在殿下的书桌上。”言君玉仍然连眼睛也不抬:“是一道回京的调令。我想找玉镇纸来玩,无意中看到了。”

调令上写着召原太子少傅,南侯叶恒回京叙职,下面加了个名字,叫做叶椋羽。

言君玉当时只是一瞥,只觉得有点奇怪,并没留意,现在才想起来自己当时为什么觉得奇怪。

萧景衍批奏章,从来只用一方印,上面两个字“宸明”,他名橒,字景衍,宸明是封号,所以批过的奏章只盖一方太子印章。若是事情复杂,就御笔朱批,笔走龙蛇,写上寥寥几字,传下去多半是牵连甚广的大事。

然而那道调令上,他没有盖印,只用朱笔写上了自己的名字,端端正正的“萧景衍”三个字,就写在叶椋羽三字的下方。

叶家先祖叶慎,是与大周太宗一同起事,打下这片天下的军师,凌烟阁上第一名的功臣。当年论功封王,封到叶慎,已经封无可封,太宗兴起,非要封他,叶慎说笑道:“听闻苏州好风景,军伍多年,无缘得见,不如陛下把苏州封给我吧?”

太宗笑道:“苏州地窄,朕当以江南天下配卿。”遂封叶慎为江南王,世人以南王呼之。恩宠一时无两,权倾朝野。叶慎虽是书生出身,为人却倜傥风流,豪爽任侠,京中至今有他当年策马长安道的传说。传奇话本中也把他写成是国士无双,翩翩叶郎,一字并肩王。

后来君臣失和,叶慎被贬江南,再贬蜀地,夺王削爵,南王成了南侯,死也死在蜀地。死讯传到京中,无人敢谏,还是宁西王容凌直接闯进宫去报的丧。容凌和叶慎素来交好,他本来镇守西蜀,叶慎守江南,因为叶慎被贬蜀地,叶宁两家的封地直接调换了过来,容皓幼时,就是在叶慎心心念念的苏州长大的。

大周史书没有写过听闻叶慎死讯后太宗的反应,只是记载了太宗以亲王礼葬之的事实。